國務院在《意見》中明確提出要著力推進紅十字事業改革創新,打造公開透明的紅十字會。對于公開透明,趙白鴿說,首先要了解社會和老百姓的期待是什么,這非常要緊,公開什么、透明什么。
“我們認識到,老百姓非常期待的是作為一個重要的人道領域的救助團體,拿到公眾的、政府的、國際的資源,應該進行公正、透明、規范地分配和使用。老百姓也非常希望知道紅十字會的總體戰略要做什么,如何積極回應老百姓期待和要求的。”她說。
趙白鴿直言,老百姓最痛恨的就是遮遮掩掩地,甚至把這些資金、物資隨意變成個人的處置,甚至變成腐敗的行為。“所以我們認為首先要認識到公信力,并進行很好地處置。”
趙白鴿進一步介紹,這主要有四個措施:
第一,推進信息化,如果沒有信息化數據,即使公開數據也是不完整的。
第二,嚴格地執行信息公開制度,尤其是對人財物,包括人。紅十字會是一個服務平臺,必須要在這個過程中,實行很嚴格的信息公開制度。
第三,要切實保障捐贈人和社會公眾的知情權、參與權和監督權。從2006年開始,公眾通過手機短信捐款已有2.4億左右。到2011年,是紅會受到沖擊最厲害的時候。通過手機短信的捐贈額增加了7.36%。“我們也受到鼓舞,因為做了很多事情,我們希望得到人民的理解。我們覺得知情權、參與權和監督權一定要加強。”
最后,要建立全面的新聞發言人制度,從去年開始,有紅十字開放日,有七輪把各類媒體全部都請到中國紅十字會。媒體特別重要,是傳播者,對紅會的公開透明一定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關于網絡事件以后怎么建立公信力,趙白鴿說,首先,要進一步把“三重賦權”授予我們的職責做好,捐款并沒有因為網絡事件以后大家停止下來,大家有疑問,但沒有停止,你在這種情況下,應該更好地使用這筆捐款,使用這些捐贈物資做出更大的貢獻。
其次,建立公信力很重要的就是要宣傳,可能到現在為止并不是很多人都紅十字會是干什么的,也不知道紅會有這么長的歷史。除了宣傳輝煌的過去,更應該宣傳我們未來的潛在力,特別是改革的方向和舉措是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