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騰訊網《今日話題》上線第2000期。自2006年以來,以“用常識解讀新聞”、“做專業的評論”作為口號,《今日話題》每天以專題模式提供及時、準確、深入的新聞分析,為互聯網的獨立思考能力樹立標桿。
《彈指間,又一千》――在《今日話題》祝賀欄目跨越2000期的專題中,“與其抱怨,不如改變”的普世價值觀再次贏得了讀者的喝彩。有讀者認為騰訊《今日話題》在于開啟民智,引導正確的輿論以及價值觀,這對于一個網絡媒體來說,似有過譽之嫌,但對于騰訊這個擁有近7億用戶的平臺來講,開啟民智的影響力確實存在,且意義深遠。
網友姜淶在讀者來信中對 《今日話題》贊賞道:“翔實充分的材料,一以貫之的邏輯分析,準確老辣的點評,遺世獨立的姿態,是該欄目最大的特色,在當代中國傳媒界并不多見。‘他們’用常識解讀新聞的口號確實比較合時宜,以平等討論的姿態引導國人開眼重新認識世界,重估一切傳統價值。至于在知識領域的專業程度都已不再重要了,畢竟他們也沒有標榜自己的‘萬能’。更加難能可貴的是,編輯團隊總是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歡迎讀者來信討論,不建立話語霸權。”
從7?23動車事件的追問,從小悅悅事件呼喚人性關愛到攙扶跌倒老人的社會深層次思考,互聯網已經不再是簡單聲音的傳遞,更多是思想的傳遞,普世價值觀的傳遞。據《今日話題》欄目官方數據統計,《今日話題》每日一萬到十幾萬不等的跟帖數量;每日數萬到數百萬不等的投票數量;日均50封讀者來信。他們開宗明義,或提出改良建議,或提出自己對某些問題的看法……這群伴隨著騰訊成長的一代正在參與這個國家的建設與思考,“草民”的愛國情懷值得欽佩。
這些來自網友的聲音,讓人們看到了互聯網的深刻與厚重。網友丁道師說,中國太需要出現一個欄目,一個站在第三方的立場,但是能夠從不同角度清晰的解讀新聞,而且這個欄目要對輿論起到引導作用。《今日話題》的出現,打破了互聯網媒體的這一項空白。它用非常淺顯的道理來分析解讀新聞的真相,所陳述觀點有理有據,通俗易懂,普通老百姓也能看得懂《今日話題》所要闡述表達的觀點看法。盡管它仍有這樣那樣的不足,但是在今日之中國,能夠有這樣一群為著新聞理想而拼搏,為庶民發聲、為公義論道的欄目以及媒體人,仍然讓人肅然起敬。